上周,由美国能源部、国防部、商务部、国务院四部门联合组建的联邦先进电池联盟(The Federal Consortium for Advanced Batteries,下称FCAB)发布了美国锂电池国家蓝图(2021-2030),这是第一份由政府主导制定的美国锂电池发展政策。
这份国家蓝图开宗明义,指出锂电池改变了人们到日常生活,从消费电子产品到电动汽车到电网存储到国防,对发展清洁能源经济至关重要。全球锂电池市场预计在未来十年将增长5到10倍。美国需要紧急投资,在美国国内建立锂电池制造价值链,以跟上欧洲和东亚的步伐。
蓝图给出了未来十年的五个主要目标:
1、确保电池原材料供应安全,寻找敏感原料替代品,防范美国锂电池对敏感材料的依赖。
2、建设美国国内锂电池原材料加工能力。
3、刺激美国国内的正负极材料等前驱体、电芯、电池组的生产能力。
4、率先在美国建立废旧电池回收和材料循环利用的产业能力。
5、保持美国在电池技术研发方面的领先优势。
但是,这些雄心勃勃的目标并没有具体的实施措施,蓝图中多次提到摆脱对镍、钴元素的依赖,但也只是停留在对目标的描述,缺乏技术路径和政策保障。而且这份文件不光是缺少具体措施,以财经十一人的判断,文件中对美国锂电池产业当前现状的估计还偏乐观,在现有的全球锂电池产业结构下,刚刚推出的这份美国锂电国家蓝图能够奏效的希望渺茫。
与美国的这份蓝图文件相比,中国、欧盟前几年发布的多份文件,路径要清晰得多。中国早在2015年5月就发布了《中国制造 2025》,其中动力电池占据相当篇幅。2020年10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2.0)》,明确了动力电池的发展方向和技术路径。欧洲在2018年2月发布“电池战略行动计划”,从经济、技术、关键环节投入、掌握定价权方面规划了欧洲未来的电池战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