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科学技术信息网!!!  
首 页 | 关于我们 | 行业新闻 | 政策法规 | 有机原料 | 行业论文 | 技术交流 | 推荐企业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
                                 更多>>
工信部等4部门联合发布,新能源、
贵州:锚定2023年新能源电池及
高盛:全球石油库存下跌降低布油价
"智能导钻"实钻应用取得重要进展
齐鲁石化获评工信部首批石化化工产
烟台:化工、医药和危化品企业特殊
中国石化深入实施“深地工程”保障
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坚持“项目
                                 更多>>


  联系人: 余 工
  地 址:北京市丰台区丰台北路47号
  E-mail:
yyhx09@163.com

   塑料行业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浏览
可降解塑料存在低端产能过剩风险 需加强产业引导和核心技术攻关
时间:2021-03-08  点击:464

 

全国人大代表郑月明:

可降解塑料存在低端产能过剩风险 需加强产业引导和核心技术攻关

今年1月1日,史上最严"限塑令"正式在全国生效,禁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吸管,超市、商场等地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包装,限塑政策进入执行落实阶段,可降解材料产业随之爆发。两个月后,全国人大代表郑月明带着推动新能源材料产业发展的建议来到全国两会。

郑月明告诉记者,在2019年和2020年度全国两会上,自己连续2年提出了关于推动可降解材料产业发展的建议。目前,可降解材料作为替代传统塑料的新型材料,已经在一些领域开始推广使用,比如一次性购物袋、一次性吸管、一次性餐具等。我国的可降解材料产业也已具备一定的规模,技术方面也取得了一些突破。产能方面,目前国内PBAT、PLA等可降解材料在建和规划产能已近千万吨。

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出《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可降解材料的开发、生产与应用被列入鼓励类产业,市场需求迎来高速发展。2019年全球可降解材料年产能约83万吨,中国年产能约为31万吨。据有关机构预测,未来十年,可降解材料产业规模有望达到千亿级。

但是,在产能激增的背后,可降解材料的发展仍存在若干问题。郑月明认为,可降解产品结构不合理,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高端产能不足,低端产能面临过剩的风险,还需要国家加强产业引导,完善标准体系,进一步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支持力度。

相似的问题也在新能源材料产业当中存在。郑月明表示,在高端新能源材料领域,我国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部分关键材料的核心技术还没有实现突破,关键材料对外依存度较高,国产化率较低,原始创新不足,企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新能源材料产业的发展。

郑月明建议,从国家层面完善新能源材料产业的顶层设计和规划,加强相关体系、行业标准建设,加大相关政策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专业机构的作用,协调"政产学研金服用",建立良性的协作模式,引导产业健康发展,并打破新能源材料性能评价的行业壁垒,搭建标准化、国际化的第三方检测平台,提升性能评价的效率与可靠性。

此外,郑月明还建议,加强新能源领域关键材料的基础研究。支持设立国家级新能源材料创新平台,重点关注关键材料技术研发,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大科研院所、高校等在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研发投入,加强核心技术专利布局;加强专业领域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和人才梯队建设。

郑月明认为,还应大力培育新能源材料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支持重点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以应用为牵引,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设立国家专项天使投资基金,持续加大对关键材料技术在种子期、初创期的扶持力度;加大对新能源关键材料企业在金融、税收方面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围绕龙头企业打造新能源材料产业链和生态圈,增强集群综合竞争力。

作为新材料行业上市公司联泓新科的董事长,采访中郑月明还特别提及了"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对于加快壮大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和布局。"对我们新材料企业来说,在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消费升级、产业升级的大趋势下,谁掌握了关键核心技术,谁可以提供高质量供给,谁就能获得更长足的发展。"

联泓新科规划在"十四五"时期,打造在新材料若干细分领域领先的产业集群,在加大研发投入的同时,发挥新材料平台型企业优势,开展协同创新,培育新的增长点,并将整合资源,重点在新材料"卡脖子"领域特别是新能源材料关键领域进行投资和布局。

本报实习记者 解磊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中国石油信息网  中国石油和化工网  国家石油和化工网

版权所有: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科学技术信息网   技术支持 :乐缘文化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111号

京ICP备20210172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