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科学技术信息网!!!  
首 页 | 关于我们 | 行业新闻 | 政策法规 | 有机原料 | 行业论文 | 技术交流 | 推荐企业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
                                 更多>>
工信部等4部门联合发布,新能源、
贵州:锚定2023年新能源电池及
高盛:全球石油库存下跌降低布油价
"智能导钻"实钻应用取得重要进展
齐鲁石化获评工信部首批石化化工产
烟台:化工、医药和危化品企业特殊
中国石化深入实施“深地工程”保障
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坚持“项目
                                 更多>>
   无机原料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浏览
主动出击 全面提升安全水平
时间:2019-06-11  点击:664

 

    5月31日,由中国化工报社主办,杜邦可持续解决方案协办的第三届石油和化工安全管理高层论坛在杭州召开。会议深入分析了当前的安全形势,探讨了当前安全管理的难点与痛点,与会专家从自主管理安全文化的建立、安全培训、风险防控及智能化技术运用等方面给出了建议。今日本版摘编论坛中演讲嘉宾发言的精彩片段,分享给广大读者,以期提供借鉴和参考。

卢伟 方君基摄_meitu_6.jpg

  智能管控平台助力三个“一体化”

  杜邦可持续解决方案大中国区副总经理 卢伟

  传统企业主要通过工程改进、体系导入和文化建设来加强安全管理,而数字化、智能化将在企业下一波安全绩效的突破性提升中发挥变革性的作用,安全管理将进入4.0时代。

  杜邦智能风险管控平台顺应这一趋势,以帮助企业实现安全与生产一体化、合规与风险管理一体化、以人为本与智能决策一体化为目标,充分利用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积累的大量数据,对运营风险进行前瞻性的、预测性的分析,形成风险全周期闭环管理,包括偏差管理和变更管理等,使企业风险可查、可防、可控。

  目前,很多企业处在严格监管阶段,使用的HSE相关信息系统大多数都是管理软件,依靠强力的监督考核机制去管理人、考核人,既没有实现真正的风险管控,又没有从根本上提升员工的能力。

  杜邦的智能风险管控平台基于以风险控制为核心、以人员赋能为手段、以规范管理为保障的三大理念,将风险管理变得更加系统性,不仅可以分析单个人、单台设备、单体装置的安全风险,还可以对运行网络、前后工序、上下游链条乃至整个运营系统进行汇总分析。

  同时,该平台还建立了知识库和电子学习平台,以提升员工的能力来提升企业的安全水平。

时培昕 方君基摄_meitu_8.jpg

  深入挖掘数据产生决策价值

  寄云科技总裁、创始人 时培昕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实现自动化和信息化的高度融合,可以帮助化工企业做到安全有监控、应急有预案、决策有依据,科学地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管理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化工企业要挖掘数据的价值,不仅是采集大量的原始生产数据,而且要打通这些数据的层层迭代,科学分析汇总并使其产生决策价值。

  以数据驱动的工业互联网来提升化工安全生产水平,可以从几个角度入手。

  首先是最底层的设备方面,通过大数据分析掌握设备的运行、故障、维护等情况,增强设备可靠性,帮助运维人员确保设备的无故障运行。目前,行业设备的数字化和自动化水平已初见成效,但智能装备全生命周期管控仍然缺失,检维修管理还缺乏数据闭环,设备实时采集数据未得到充分利用。

  其次是生产过程的优化方面,数据手段可以更早捕获生产关键指标,再通过多维度、长周期、以工艺为基础结合人工智能的数据分析,提高生产成品收率。目前,多数化企尚未实现生产的全过程数字化监控,工艺参数调优依赖经验,复杂分析应用有限,质量分析还处在简单统计分析阶段。

  最后是企业决策层面。目前,行业安全环保管理多以人工巡查为主,加上风险源多而散、生产经营数据量大、应急预案不完善等因素,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决策层往往信息滞后缺乏依据。充分利用大数据手段,可以帮助决策者获得更实时可靠的信息,实现对整体运行更加高效、精益和全面的管控。

吴刚 方君基摄_meitu_11.jpg

  以彩虹防御体系建立安全屏障

  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化解决方案中心总经理助理 吴刚

  由于具有物料危险性大、反应条件苛刻、危险源集中等特性,石化行业是事故多发领域,也是国家安全监管的重点对象。各种安全法规、管理制度、安全系统等已经十分健全,但事故却时有发生。分析事故原因,人为因素占到98%,其中88%是操作问题,10%是人的行为问题。

  涉及人的问题,自然想到的就是管理的问题。事实上目前化工行业的安全管理体系逻辑清晰、系统健全,而关键是如何落地,管理法规、制度再多,如果不落实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要想管理制度落地,光靠人还不够,必须有系统支撑,要借助自动化、信息化的力量解决安全管理法规与制度“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基于安全管理洋葱模型,中控开创性地提出了“彩虹防御体系”,即围绕时间和空间的双维度,聚焦人员、环境和资产等安全要素,由内而外,自下而上地延伸出7层彩虹式技术路线。其中风险管控与应急指挥是管理的两大重点,风险管控围绕企业危险源开展风险分析、实时监控、报警优化与分级、隐患治理及作业控制,使双重预防体系真正落地,实现安全管理预防为主的管理目标;应急指挥则围绕事故接报、应急预案、应急资源、指挥处置的协调联动展开,实现一站式应急指挥与救援,将企业经济损失降低到最小。

余培峰 方君基摄_meitu_15.jpg

  TnPM体系助力企业本质安全

  广州学府咨询集团副总经理 余培峰

  安全是化工企业的生命线,为了给企业提供实现本质安全的有效手段,广州学府设备管理顾问团队根据企业的生产实际,综合行业安全与装备管理技术、经验、方法,创立了一套科学有效的全面规范化生产维护管理体系——TnPM。该体系是一种制定规范、执行规范、步步深入、全员改善、不断追求设备安全性与最高效率(OEE)的人机精细化管理体系,它明确了设备管理目的、责任、流程、标准、方法等核心关注,体现了高水准的设备全生命周期规范管理理念。

  设备管理目的、责任、流程、标准、方法等是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TnPM通过提倡文化安全、意识安全、技术安全、绩效安全、关怀安全,从6H(六源)治理入手,大幅度提升装置运行的可靠性、设备综合效率和完全有效生产率,真正做到人机本质安全。

  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大数据技术在设备管理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我们又提出了智能TnPM新理念,全面推进预防、预知、精准的BDBM大数据装备管理,企业从自主维护、高效点检、基础润滑、规范检修等方面全方位规范了设备装备使用期闭环管理,牢牢把握制度与责任、流程与标准、技术与执行、信息与创新、验证与闭环各种要求和原则,创新性地开展设备管理与安全生产管理。目前BDBM已在众多化工企业取得了明显成效。

张伟局 彭艳 摄_meitu_17.jpg

  CHSE365提升安全教育水平

  中国化工报社副总编辑 张伟局

  当前,很多企业安全工作人少事多、精力不足,企业安全文化没有真正普及,安全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单一,员工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安全管理和执行不高效、不精准等现象。据此,2017年,中国化工报社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共同打造了全新平台——CHSE365。

  CHSE365在线安全教育平台是一款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在线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的服务平台,主要立足互联网+安全的思维和技术,利用移动化、碎片化的特点,为企业及公共组织提供“平台+内容+管理+服务”四位一体的全面应用解决方案的一站式服务平台。

  CHSE365平台主要包括课程中心、统计中心、考评中心等7个板块。其中,课程中心涉及涵盖国家法律法规、八大作业、案例分析、环保、职业健康等89个分类共计527个课程,还包括以图文、视频、游戏等形式,制作成的6461个微课时,满足员工移动化、碎片化学习系统化知识,让员工能够随时随地学习。

  该平台已经在神木天元、辽阳石化、神木能源电化、神木电石等企业使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不仅提高了员工学习安全知识的积极性,还将隐患排查、用品管理、职业病防治等安全管理工作整合在其中,有效提高了安全管理效率,同时实现留痕管理。

王晓云 (刘娜 摄)_meitu_10.jpg

  安全生产护航高质量发展

  中国化工报社副社长 王晓云

  2018年以来,化工行业连续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给社会百姓带来巨大的困扰和担忧。特别是宜宾“7·12”事故、张家口“11·28”事故、盐城“3·21”事故引发社会舆论持续的广泛的关注,行业形象严重受损,给全行业发展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安全生产比天大!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一次次惨痛的血的教训警告我们,安全生产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有丝毫的放松,安全生产容不得有半点侥幸。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把好“安全关”是石油和化工全行业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绕不开的首要前提条件。可以说,没有安全生产,就不会有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也就成为了一句空话。只有筑牢安全生产这道防线,让安全高保障护航服务于发展高质量,才能做到量质协调并进,才能进一步促进高质量发展。

  尽管当前全行业安全生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但我们始终坚信化工安全生产是可以管控的,化工安全事故是可以避免的。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全行业筑牢安全“防火墙”。

史学玲 刘娜摄_meitu_9.jpg

  为化工安全装上智慧引擎

  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成员、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总工程师 史学玲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工业安全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化工行业的安全工作也已经从过去的依赖人的责任心,通过人的注意力和判断力来消除风险,转向更多地依赖技术,通过安全可靠的装置和系统来保障生产安全。与此同时,信息安全、功能安全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

  未来,化工生产将更多地集中在园区里,装置大型化、自动化程度高、集中度高,加上连续化生产、过程复杂、条件苛刻等一系列化工本身的特性,化工园区的安全问题将变得更为复杂,安全生产事故防不胜防。

  如何应对新形势下安全工作的挑战,我们提出了智慧安全的概念,它是基于人、物、环境有效协同获得的安全,是将过去分散在各个领域、各个部门的安全系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相互协同,进而实现让用户在轻松愉悦的工作环境中获得本质安全的目标。

  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以及5G技术等新技术进步与发展,正在为日趋复杂的化工安全管理工作带来新的解决方案,借助先进的技术,安全监测设备能自动检测、智能识别工业生产过程中装置、装备、环境的危险状态,随时掌握人的动作和行为,安全监控系统通过融合跨领域、跨学科的多种技术手段,把风险控制在可容忍水平。

曾安 刘娜摄_meitu_1.jpg

  通过安全文化建设实现自主管理

  杜邦可持续解决方案大中国区总经理 曾安

  近期行业内发生的几起安全事故引起政府及企业对安全的高度重视,集中排查和整治频次加大,从历史数据看,严格监督确实能推动企业重点关注安全生产,大幅降低事故率。但严格监督的管理模式下,一方面企业会形成严重依赖,另一方面,从政府到企业都存在人力不足的问题,因此,现在陷入了事故率难以降低的瓶颈期。

  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的安全管理仍处于“运动式”的模式,当事故发生后或督察组检查时,会非常重视安全生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上下的安全意识又逐渐降低,是一种脉冲式的管理。

  根据杜邦多年的数据统计及管理经验,安全文化决定管理模式,管理模式决定事故率,在严格监督模式下安全零事故基本不能实现,真正达到接近零事故的企业基本都达到了自主管理的模式。提升企业安全业绩的有效方法就是建立从严格监督到自主管理,甚至到团队管理的安全管理模式。

  那么该如何从严格监督到自主管理?首先,一定要有统一的安全理念,从责任划分、组织建设、政策目标制定、审核等全方位着手,以“有感领导”和“全员参与”为核心,每个安全管理要素都要向着自主管理模式设计和实施。其次,要通过有感领导、直线责任、属地管理、全员参与等工作的实施,自上而下层层落实,建立良好的安全文化。

张广文 刘娜 摄_meitu_16.jpg

  遏制重大事故需系统化管理

  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张广文

  近5年,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事故总体呈下降趋势,发生的事故中,特殊作业环节引发的着火爆炸事故,中毒和窒息、高处坠落最多发,这几类事故是化工行业事故的防范重点。从事故时间分布看,在4~8月事故相对较多,这可能与生产经营活动逐渐活跃有关,11~12月事故也较多,这可能与企业年底考核密集、承包商心理疲惫、“赶工期”“忙收尾”具有一定关系。

  遏制重大事故需采取系统化措施,重点加强对以下5方面的安全管理。

  一是要持续高度关注硝基化合物。硝基化合物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均有相关事故发生,目前我国仍有200余家涉及硝化工艺的企业, 应持续高度重视。

  二是加强超级油轮风险管控和应急响应。从历史上看有10次超级油轮发生泄漏、火灾和爆炸进而引发生态环境巨灾,尤其是2018年运输凝析油的“桑吉”号在我国近海区域发生泄漏沉船事故,再次敲响警钟。

  三是加强港口码头及仓储安全管理。港口码头、危化品仓库内的危化品种类多、数量大,安全风险高,亟须厘清各管理部门的安全管理和应急救援职责,提升港口码头及仓储安全管理水平。

  四是加强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安全监管。建立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统一监管平台,对车辆运行轨迹、车辆周边环境、车辆运载介质、车辆信息等进行集中管控、实时风险预警。

  五是加强危险废物管理。全面开展危险废物安全风险摸排,借鉴国外做法,明确危险废物风险评估方法,加快区域性危废处置中心建设。

嵇建军 刘娜 摄_meitu_3.jpg

  全方位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质量安全环保部副主任 嵇建军

  2019年前4个月,全国化工行业安全事故多发,特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全部发生。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处理等各个环节全面涉及,危化品安全风险非常突出。

  中国石化联合会在全行业开展的安全环保提升专项行动中也发现,目前企业安全管理方式方法不够科学、基层人员安全知识不够、对承包商管理不够严格、变更管理不到位、未建立完整系统的安全管理系统等问题。

  建议在全行业推进承诺实施责任关怀,以此来促进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同时做好,一是提升企业安全领导力,将保证安全生产的意识融入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责任落实到各个工作环节。二是建立并完善全员安全责任制和考核制度,实现全员参与、全员监督、全员负责、全员受益。三是注重培育企业的安全文化,安全文化就是“一把手”文化,就是看领导干部怎么要求、要求的有多高,那么基层单位的安全工作标准就能做到多高。四是建立优秀的安全管理队伍,企业应当注重安排综合素质优秀的人员做安全管理工作,并鼓励现有安全管理人员钻研安全技术和管理技巧。五是强化员工素质的培训,对安全隐患最清楚的应该是企业员工,通过有效的培训使员工真正理解安全工作,企业的安全工作会有良好的突破。六是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实行自查自改自报闭环管理,做好隐患的分析、纠正、预防。

郝军 彭艳 摄_meitu_2.jpg

  让员工掌握“五懂五能五会”

  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副总工程师 郝军

  近10年发生的化工相关安全生产事故,有不少跟岗位员工的生产操作密切相关。而目前我国现有危化品企业25万多家,很多企业对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重视仍然不够,目的不明确、培训形式单一、培训质量较低、缺乏有效的考核管理体系与激励措施等问题突出。

  “五懂五能五会”涵盖了危险化学品企业生产岗位所需的全部技能要求和知识。五懂是员工上岗的素质要求,即懂生产工艺,懂技术原理,懂设备结构,懂危险特性,懂岗位应急。五会是能力要求,即会生产操作、会异常分析、会设备巡检、会风险辨识、会处置险情。五能是行为要求,即能遵守工艺纪律、能遵守安全纪律、能遵守劳动纪律、能制止他人违章、能抵制违章指挥。

  企业应该结合每个岗位的危险特性、风险特点、控制措施、行为安全的要求制定“懂能会”的具体内容,提升岗位员工安全技能和知识,成为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有力抓手。 同时,为使岗位熟练掌握“懂能会”应知手册内容,企业应建立配套的学习激励考核制度,由相关部门组织常态化考核,也可利用信息化手段,打造学习考试系统,让员工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养成每日学习的习惯。

酒江波 刘娜摄_meitu_4.jpg

  系统安全管理是必由之路

  青岛欧赛斯环境与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酒江波

  目前多数企业基于HSE、过程安全管理体系、安全标准化等体系建立了安全管理体系,但大多存在体系建立和运行没有全员参与、体系的建立总想一蹴而就等问题,导致管理体系与生产过程和管理过程严重脱节,长此以往,企业对体系失去信心,对系统管理产生怀疑。

  通过系统安全管理提升企业安全绩效是必由之路,只有通过理念提升、体系改进使企业从“严格管理型”上升到“自主管理型”才真正能在安全上实现突破。

  在提升安全管理工作中要着重推进几个重点,一是要形成用风险来衡量安全的理念及程序,在此过程中的必备条件是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程序和制定合理的风险可接受标准。

  二是正确定位安全部门的职责。相比于作业的现场监督,管理好基础的安全工作是安全部门工作的重心。

  三是事故调查的重心应偏向于找出从管理、执行、环境、设备维护等方面找出引起直接原因出现的最根本原因。

  四是应重视自身的“事件”管理,找出每起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提出避免事件重复发生的关键方案,通过积累时间段的统计和分析为企业做出风险预警。

  五是要严格执行变更管理程序,考虑所提议的变更是否有必要、变更对于员工安全与健康的影响如何避免、对操作程序等相应信息的修改、变成完成后的条件确认。

左志远 刘娜 摄_meitu_18.jpg

  五项工作确保氯碱企业本质安全

  海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安全总监 左志远

  氯碱企业发生重大安全环保事故很少是单一原因造成的,往往是由一系列罕见事件联合导致的。因此,我们须做好以下5方面来提升氯碱行业的本质安全。

  一是必须贯彻安全第一的设计理念。设计时要严格进行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执行安全审查,要让运行人员深度参与到设计过程中,尽可能降低物料存储量、降低压力以及采用非危险材料等措施来提升装置的本质安全。

  二是采用先进的过程控制系统,利用过程控制系统将所有工艺参数保持在安全范围内。

  三是构建具有针对性的监控与报警系统。监控与报警系统的本质是提示操作人员进行某种形式的干预,但很多报警系统没有针对性,操作人员对报警无动于衷从而导致事故发生。

  四是氯碱企业必须配置安全仪表系统。当生产工艺过程或工艺特定设备处于危险状态时,安全仪表系统能做出正确反应防止危险事件的发生,或采取动作减轻危险事件的后果。

  五是完善减轻危害的保护层。将液氯储槽等储存设施置于密闭的厂房内、采用真空槽、厂房内负压设计等都可以减少氯气泄漏带来的危害。同时,事故应急收集池,氯气、氯化氢等尾气中和吸收设施,针对有机烃的火炬或焚烧系统也是必不可少的设施。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中国石油信息网  中国石油和化工网  国家石油和化工网  

版权所有: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科学技术信息网   技术支持 :乐缘文化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111号

京ICP备20210172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