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绍兴市袍江新区,走进绍兴东湖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的厂区里,最令人感到惊讶的是,这里几乎一点也不像人们脑海中“化工厂”的样子。这里没有挥之不去的气味,也几乎听不到传统化工厂里隆隆的噪音声,一切都是那么的安静有序。
绍兴东湖高科董事长兼总经理季国炎说:“这得益于公司拥有微反应技术(MRT),用于植物生长调节剂乙烯利生产,自2016年9月投产至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生产真正做到了安全、环保、绿色、高效。”
目前,绍兴东湖高科正在其产品组合中筛选合适、有前景的反应,以期待将其转变成采用微反应器的连续流程工艺控制。同时也看到微反应技术在精细化工行业犹如“芯片”一样的巨大潜力,于2017年7月全资收购了德国Ehrfeld公司。今年10月在上海自贸区成立Ehrfeld全资子公司,为国内广大化工企业提供转型升级以及相关配套技术服务,并建成拓展微反应器生产示范应用基地,开启了在精细化工行业规模化应用微反应技术的新征程。
国内首吃“螃蟹”
获得巨大成功
当前,流程工业面临的挑战之一是产品越来越多地从大宗商品向客户个性化定制和“互联网+转变”。模块化连续微反应技术,能够帮助企业适应未来的发展趋势。无论连续过程生产,还是间歇式批处理工艺都可采用微反应技术,过程工艺技术的这种转变有着巨大的优势,并且现在已经在精细化工规模化应用中初见成效。
绍兴东湖高科技术专家团队的一位专家自豪地说:“公司是国内精细化工行业成功应用微反应技术的首吃‘螃蟹’者。”
据介绍,微反应技术在许多流程工艺工程应用方面拥有巨大优势。MRT用连续工艺取代非连续的间歇工艺,使化学反应发生在尺寸大幅减小的结构中。在微反应技术的帮助下,复杂或高难度的化学反应可以得到精确控制,从而提高化工生产的安全性。此外还可以节约生产场地,从而节省投资并提高运行效率,节能降耗显著。
创建于1989年的绍兴东湖高科是一家生命科学公司,其目标服务全球农业,主营产品植物生长调节剂乙烯利、矮壮素原药不仅销售于国内市场,还销售到美国、欧盟等20多个国家。
“在过去的20多年里,公司一直在寻找具备发展前景的新技术,以替代原有的20多个传统间歇式反应釜。”季国炎表示,在行业准则、环保法规和安全生产条例的引领之下,着力为实现强放热烷基化反应而评估了微反应技术。2012年公司引进了德国Ehrfeld公司的微反应技术,消化吸收后和拜耳技术工程(上海)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工艺包,2016年9月,在开车调试仅一周后,即能开始生产出合格产品。在连续运行6个月后,出于安全生产目的,反应器被拆开进行检测,对反应器由内至外的检测结果显示,没有发现任何污染和堵塞,反应器运行状态理想,反应工艺转化率和选择性也很理想,几乎无副产物的产生。检查完成后,反应器重新开车、连续稳定运行,这套微反应器装置在安全、环保、高效生产、节省占地、节省操作成本方面的优势令业界震撼不已。
核心“芯片”规模化
应用前景无限
据了解,微反应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95年,由德国美因茨微技术研究所的WolfgangEhrfeld(沃夫冈·埃菲尔德)教授研究提出,从那时起,德国Ehrfeld公司一直站在微反应技术的最前沿。
1997年,首届国际微反应技术大会(IMRET)在德国法兰克福召开。随着IMRET会议的召开,化学工程领域开始了一波以微反应技术作为重要内容的化工生产过程强化研究热潮。许多跨国公司和研究所都认识到微反应技术及相关过程强化技术所带来的巨大优势,众多的实验室和化学品及制药生产工厂因此而开始尝试采用MRT。2016年9月中旬,在北京召开的第14届国际微反应技术大会上,中外专家深入交流认为,微反应器技术给化工行业带来的变革不仅仅是技术水平的提升,更重要的是生产方式的转变。
微反应技术的核心是微反应器,正如芯片相对于集成电路行业。掌握微反应器,就是把握着精细化工生产中的核心“芯片”。据此战略考量,绍兴东湖高科基于首套微反应器成功投产运行后,于2018年又着重于矮壮素和备选产品的工艺开发,预计2019年将投产。
“我们看好微反应技术规模化应用前景,今年10月在上海成立Ehrfeld全资子公司,将研发端和生产端相联结,一方面争取三年内实现乙烯利、矮壮素原药生产的智能化,扩大生产销售规模。另一方面致力于输出微反应器技术服务,打造新增长极。”季国炎表示,未来,微反应技术必将会给全球的精细化工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摆脱现有的行业痛点,真正实现化工生产的安全、环保、绿色、高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