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山东省威海市印发《威海市“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从优化产业和能源结构、重点领域节能、主要污染物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实施节能减排工程等方面,制定威海市未来几年节能减排工作的推进路线。
《方案》提出,到2020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6%,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1221万吨标准煤左右;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比2015年下降20%。
进一步优化产业和能源结构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推进节能减排的治本之策。《方案》提出,未来几年,威海市将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采用先进适用节能低碳环保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和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提高到16%和50%。
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在居民采暖、工业与农业生产、港口码头等领域推进天然气、电能替代,减少散烧煤和燃油消费。到2020年,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不断下降,天然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不断提高,油品消费保持稳定。
《方案》提出,将在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商贸流通、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开展加强节能力度。
在工业领域,加快高效煤粉锅炉、新型水煤浆锅炉和太阳能集热系统等新能源的应用,加强高能耗行业能耗管控。建筑节能方面,县城以上城市的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标准,推动绿色建筑由单体向区域发展、由城市向乡镇延伸,强力突破装配式建筑发展。
交通运输领域,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推广节能环保汽车、新能源汽车、天然气(CNG/LNG)清洁能源汽车、液化天然气动力船舶等。到2020年,全市新增重型货车、营运客车中清洁能源和新能源车辆比例逐步提高,累计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和清洁能源汽车800辆。
在农业农村,鼓励引导农机具报废更新,加快淘汰老旧农业机械,推广农用节能机械、设备和渔船,发展节能型设施农业。推动城镇燃气管网向农村延伸和省柴节煤灶更新换代,提升农村能源利用清洁化水平。
根据《方案》,威海市将实施节能“八大重点工程”,主要包括重点企业节能管理工程、终端产品能效提升工程、新能源推广应用工程、智慧节能应用示范工程、高效照明产品推广工程、节能环保产业壮大工程、循环经济推广示范工程,以工程化的方式推动全社会各领域开展节能降耗。
扎紧主要污染物排放口子
“推进工业污染物减排,关键是扎紧高污染排放项目准入口子,实行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说。
因此,《方案》强调,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建设,制定实施差别化区域环境准入政策,从严审批高耗能、高污染物排放的建设项目。
对现有工业项目,将分时段、分行业逐步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开展污染源排查,实施燃煤机组(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在化工园区、涉重金属工业园区,推行“一企一管”和地上管廊建设与改造。
此外,建立生态环境监测信息统一发布机制,推进生态环境信息、排污单位环境信息以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
《方案》还提出,要加强车船环保管理,加强对新生产、销售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的监督检查,以及生活源污染综合整治。通过开展主要大气污染物重点减排工程、主要水污染物重点减排工程、循环经济重点工程,加强重点领域排污治理,推进生产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在全市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的产业体系。
织密技术服务和政策机制保障网
根据《方案》,威海市将通过研发示范推广节能减排共性关键技术,推进节能减排技术系统集成应用,完善节能减排创新平台和服务体系等措施,强化节能减排技术支撑和服务体系建设,为各领域提供技术与服务支持。
其中,威海市将重点在节能降耗、大气污染防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生态环保等领域,加强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装备。大力发展“互联网+”智慧能源,深化资源环境服务试点,创新区域能源环境治理一体化、“互联网+”节能环保、节能环保物联网等污染治理与管理模式,鼓励各类投资进入节能环保市场。
在节能减排支持政策中,打造一套健全的绿色金融体系。“推动节能减排,充分调动市场的积极性和市场主体节能减排的内生动力,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方案》提出将建立市场化交易机制,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健全绿色标识认证体系,积极开展第三方认证评价,逐步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
此外,威海市将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建立健全第三方运营管理和激励机制,鼓励工业污染源治理第三方运营,支持排污企业或工业园区付费购买专业环境服务公司的治污减排服务。
“所有节能减排任务目标将纳入目标绩效管理考核。对未完成能耗强度降低目标的区市政府(管委)由市政府对其实行问责。”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说,对节能减排贡献突出的区市、单位和个人以适当方式给予奖励。(记者 孙世超 通讯员 赵光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