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科学技术信息网!!!  
首 页 | 关于我们 | 行业新闻 | 政策法规 | 有机原料 | 行业论文 | 技术交流 | 推荐企业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
                                 更多>>
2023中国(厦门)木质素资源
高盛:全球石油库存下跌降低布油价
"智能导钻"实钻应用取得重要进展
齐鲁石化获评工信部首批石化化工产
烟台:化工、医药和危化品企业特殊
中国石化深入实施“深地工程”保障
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坚持“项目
中汽协常务副会长付炳锋:碳酸锂等
                                 更多>>
   行业论文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浏览
环保政策来临,涂料行业现新生机
时间:2018-03-27  点击:1006

 

   出于环保等因素的考虑,国家和地方纷纷出台政策,为的是大力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完善涂料等产品VOC限制标准,鼓励推广使用水性涂料。

 
  人们普遍关注的大气污染源中,可挥发性有机物(VOC)是主要贡献者之一,而作为VOC主要排放源之一的涂料及其有机溶剂,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众矢之的。于是,这场以“油进水退”的发展局势则愈演愈烈,涂料行业需要环保变革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对于水性涂料的环保定义,市场各路专家也是给出了自己的看法观点,下面随着水漆助手去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水性平台技术委员会组长杨乃红——
 
  水性涂料是用水作为分散介质的,通俗地讲,就是水性涂料是用水来调漆的,水性涂料在喷涂和干燥过程中挥发的是水,它的VOC排放非常少。油性涂料在喷漆和干燥过程中有大量的稀释剂,即有机溶剂要挥发,产生大量的VOC。
 
  水性平台(中国)理事长裴忠华——
 
  与污水监管相比,VOC监管的难度更大也更复杂,所以在此领域的最有效办法是釜底抽薪,加快“油改水”就是从源头上减少VOC的排放。
 
  展辰涂料集团市场总监李旭汕——
 
  消费者环保意识的增强让水性涂料更具市场吸引力。而根据一项“水性涂料家具消费者调查”显示,消费者在选购家具时,最为关心的是家具的健康与环保性能,因此水性涂料相对于油性涂料自然更受消费者的青睐,这一切源于消费者愿意为环保“买单”,能够接受一定价格上的差距。
 
  发展水性涂料对环境是巨大利好,还可以压低目前市场上国外水性涂料品牌价格,惠及国内消费者。而以水性涂料代替油性涂料,不仅需要对原有的涂装生产线进行改造,还要在推广应用的工艺上寻求突破。比如机械化涂装技术、干燥技术等,都是需要国内企业联合攻破的难题。同时我们通过自动化设备,提高回收率以降低成本。当然,也希望政府加大对水性等环保涂料的财政补贴力度,进一步调动企业转型的积极性。
 
  威士伯通用工业涂料顾燕——
 
  VOC的污染控制技术包括源头控制和末端治理两种方式,从长远来看,企业在源头减少排放,能够一劳永逸,要比长期排放不达标被反复处罚来得更划算些。不过实施“油改水”远没有想象中的简单,对于生产环节中的生产线改造与生产成本的提高,让一些没有技术和经济实力的小企业望而却步。而“油改水”之后要对涂装设备、施工习惯等一系列后续施工服务进行改变,也势必会增加企业的转型成本。政府正在用日趋严厉的环保政策倒逼传统涂料企业转型发展。从几年来国内实践来看,“油改水”的最大动力来自于政府推动。
 
  水性涂料已经在集装箱、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汽车零部件等领域,取得了较为成熟的经验。水性涂料进入我国市场已有十几年的时间,目前其各项技术和性能相比过去已有很大提升,能够接近传统涂料的性能并成为新的替代技术。
 
  “油改水”,一股看得见的推动力量
 
  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要推行清洁生产,完善涂料、油墨、胶黏剂等产品VOC限制标准,推广使用水性涂料、油墨等,鼓励使用低毒,低VOC含量的有机溶剂,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大气治理的运动。
 
  2016年开始实施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中规定工业涂装应当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涂料。
 
  行业困局中的机遇
 
  水漆助手记者了解到,比如上海市污染防治工作计划,苏州市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整治方案等,都在通过政府调控这双“有形之手”倒逼涂料企业转型。虽然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涂料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但在推进环保涂料普及方面却远远落后于欧美国家。据悉,欧洲的环保涂料普及率平均已达到80%——90%,而我国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环保涂料的普及率不到25%。由此可见,更环保的水性涂料尚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可挖。频繁的政策利好,也让水性涂料的前景被十分看好,行业同仁,一起努力破局,走好未来的水性发展之路吧!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中国石油信息网  中国石油和化工网  国家石油和化工网    pHqghUme

版权所有: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科学技术信息网   技术支持 :乐缘文化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111号

京ICP备20210172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