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科学技术信息网!!!  
首 页 | 关于我们 | 行业新闻 | 政策法规 | 有机原料 | 行业论文 | 技术交流 | 推荐企业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
                                 更多>>
工信部等4部门联合发布,新能源、
贵州:锚定2023年新能源电池及
高盛:全球石油库存下跌降低布油价
"智能导钻"实钻应用取得重要进展
齐鲁石化获评工信部首批石化化工产
烟台:化工、医药和危化品企业特殊
中国石化深入实施“深地工程”保障
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坚持“项目
                                 更多>>
   行业新闻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容浏览
大众宣布成立欧洲动力电池公司,要把电池业务“做大做强”
时间:2021-12-22  点击:342

 

据欧洲《汽车新闻》报道,12月13日,大众汽车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将投资20亿欧元在德国萨尔茨吉特为其电池业务创建一家新公司,以此整合原材料加工、电池开发等业务,并统管集团未来在欧洲布局的6家电池工厂。此外,新公司还将针对废旧汽车电池的回收和再利用业务开拓新的商业运作模式。

布局电池全链条

通过建立子公司等一系列手段,大众汽车正在扩大与电池相关的业务,并使之成为核心竞争力之一。在大众汽车主管电池部门的弗兰克·布洛梅的带领下,11月底刚加入大众汽车的安顺浩将主导电池的开发。安顺浩曾在苹果担任全球电池开发主管,在此之前,他就职于LG化学和三星。据了解,安顺浩此前在LG化学担任的是研发副总裁,并参与研发了LG化学的三元锂电池。另外,安顺浩还拥有大量电池方面的专利,并且涉及了LG化学主要的动力电池产品。

大众汽车管委会成员、零部件公司首席执行官托马斯·席幕尔表示:“大众汽车的目标,是能为用户提供性能强悍、价格低廉且可持续使用的汽车电池,这也意味着大众汽车需要在电池产业的全链条都积极介入。而在萨尔茨吉特设立全新的‘电池中心’,也是为了鼓励公司在电池业务方面能持续创新。”

在今年3月举行的Power Day中,大众汽车曾提到,将大幅投入电池制造。仅在欧洲,大众汽车将在2030年前建立6座总年产能达到240GWh的超级电池厂。其中,在萨尔茨吉特的电池工厂将从2025年开始大批量生产标准电芯,初始产量为20千兆瓦时,后期将增加至40千兆瓦时。最核心的电芯方面,大众汽车计划采用全新的标准电芯,于2023年引入并应用于旗下各品牌约80%的电动车型。

IPO计划

为了追赶迪斯眼中的标杆特斯拉,大众汽车计划未来5年将投资890亿欧元用于电动汽车和数字化等领域。更值得一提的,是大众汽车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对于电池业务的进一步规划。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迪斯此前表示,大众汽车正在准备将电池部门部分出售或上市,同时为电池部门应对资本市场做好准备,包括引入外部合作伙伴。根据迪斯的预测,如果电池独立上市成功,该公司预计将在2030年实现200亿欧元的销售额

12月8日,大众汽车宣布与三家电池技术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关系。这三家公司分别是材料科技公司优美科(Umicore)、半固态电池研发公司24M Technologies和清洁技术公司Vulcan Energy Resources,三家公司都旨在实现电池技术的产业化,并量产更可持续的电池。其中,比利时公司优美科将与大众汽车组成合资公司,提供锂电池负极原料。

《福布斯》指出,随着大众汽车加大对电动化转型的投资,大众汽车的电动化转型逐步走向了产业链上游,形成在电池研发、制造和充电管理上全线投入。而电池业务投资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大众汽车的长远利益。目前,大众汽车的电动化战略仍在起步阶段,为了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对电池业务的开展可以帮助大众汽车实现多层面的延伸,扩大盈利的范畴,而不仅仅是把“鸡蛋”都放在电动车销售业务这一个“篮子”里。

在中国市场,大众汽车也有新动作。12月15日,国轩高科发布公告称,公司向特定对象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3.84亿股,于12月15日上市。大众中国的持股数量由5646.76万股增加至4.41亿股,持股比例从4.41%增加至26.47%,成为国轩高科第一大股东。

据悉,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募资将主要用于新建国轩电池年产16GWh高比能动力锂电池产业化项目、新建国轩材料年产3万吨高镍三元正极材料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早在今年7月,大众汽车就与国轩高科达成战略合作。国轩高科将作为技术支持方,协助大众汽车在德国萨尔茨吉特建设电池工厂。同时,国轩高科也将为大众汽车的常规量产车型开发第一代标准电芯。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统计,今年前11个月,国轩高科在国内的动力电池装车量为6GWh,市场占有率为5.1%,排名行业第四。业内人士认为,大众汽车此举或许能够加强其在中国供应链的掌控力,提高汽车的国产率,从而提升在中国市场的表现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中国石油信息网  中国石油和化工网  国家石油和化工网  

版权所有: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科学技术信息网   技术支持 :乐缘文化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111号

京ICP备20210172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