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党成立后中央机关长期驻扎地、社会主义建设重要基地、改革开放前沿阵地,丰富的红色资源蕴含着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凝聚着党的优良传统和伟大精神。经过不断努力,上海已基本建成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形成有具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
上海化学工业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是坚持高质量发展的成果。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以及铸就的伟大精神,在上海化工区开发建设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生动演绎和精彩阐释。从1996年围海造地以来,经过顽强拼搏,上海化工区人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在最古老的海岸线上打造出最现代的先进制造化工产业基地,将园区建成了国内领先、国际一流,集聚国际知名跨国化工企业最多、循环经济水平最先进、产业能级最高端、安全环保最严格的化工园区,被评为国家首批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循环经济先进单位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管理中心绿地
发展历程
要坚定信念、加强学习
站在两个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回望上海化工区围海造地25年、全面建设20年,正是一部上海化工区人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艰苦奋斗、砥砺前行、科学发展的创业创新过程。细数发展来时路,上海化工区大致经历了艰苦创业、全面建设、投产运营、优化提升、创新引领等五个阶段。
从1996年到2015年的20年,是上海化工区开拓奋进,勇当排头兵的历史时期。上海化工区及时抓住了国际石化产业向亚太地区转移、我国经济发展对化工产品需求增长的历史机遇,打好“世界牌”“中华牌”,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超常规发展,产业竞争力位居全国同类园区前列,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初具雏形。
吹沙填海
1996年~2000年是上海化工区的艰苦创业期。1996年8月,在开放浦东政策的带动下,市政府决定在上海最南端的杭州湾畔建设现代化工业园区,并于当月发文成立了上海化工区开发领导小组,自此开始了吹沙填海、艰难创业的过程。1996年9月28日,上海化工区首项工程——一期围海造地工程正式启动;1998年4月,一期10平方公里南区地块围海造地工程顺利竣工。1999年1月,市政府将上海化工区列为市级工业区。至此,上海化工区开拓者们经过不懈努力,完成了上海化工区整体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上海化工区的全面开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1年~2005年是上海化工区的全面建设期。2001年1月6日,上海化工区重大项目开工仪式隆重举行,全面启动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从杭州湾畔潮漫汐涌的荒废海滩成为当时上海乃至全国工业投资规模最大的园区。
2006年~2010年是上海化工区的投产运营期。上海化工区通过前期生产要素的投入,逐渐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效益产出上。上海化工区产业链逐步形成;主体项目产能快速释放,主体产业日益壮大,生产能力逐步增强;园区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上海化工区先后荣获全国首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上海品牌园区”等称号。
2011年~2015年是上海化工区优化提升期。上海化工区坚持转型发展,重质求效,更加坚持循环经济的绿色发展,更加重视区域经济的联动发展,更加注重服务经济的配套发展。第一,产业链持续完善,引进英威达、西萨化工等新投资方,保持年均17亿美元的项目引进和70多亿的固定资产投资。第二,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严格对标欧美发达国家的安全环保标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十二五”期间累计节能近11.8万吨标煤,先后荣获全国首家“专业类生态工业园区”和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称号。第三,区域联动持续推进,园区率先提出了责任关怀理念。
2016年以来,上海化工区以创新引领,促进高质量发展。园区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以国际化工新材料创新中心建设为突破口,以智慧园区建设为抓手,打造世界级绿色化工产业集群、世界级品牌化工园区,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确定了高端发展及科创建设、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一体化管理、智慧园区、配套服务、公用工程价格、责任关怀、营商环境、党建等十项重点工作,并成立了由管委会主任总负责的重点工作推进组。
南区掠影
基本经验
赓续精神血脉 汲取奋进力量
上海化工区仅用短短二十几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百年的化工发展历程,发展成果来之不易。这些成果是靠上海化工区人薪火相传、艰苦奋斗,用勤劳、智慧和勇气创造出来的。这些宝贵经验,对推进上海化工区更高质量的发展、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坚持不忘初心、艰苦奋斗。“欲事立,须是心立。”初心,就是最初的心愿。前行不忘来时路,初心不改梦归处。自1996年上海化工区正式破土奠基开始,20多年发展历程中,上海化工区人始终保持着开发建设初期的创业激情、勇当全国石化产业园区的排头兵和先行者、积极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化工同行竞争合作、努力提供人民群众需要的化工新材料与新产品的“初心”,一往无前。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上海化工区人秉承一张蓝图绘到底、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然有我的优良传统,在艰难时刻始终保持真抓实干的劲头,认准目标不动摇,抢抓机遇不懈怠,坚持发展不停步,积极化挑战为机遇,转潜力为实力,变困境为佳境,把上海化工区从一片芦苇丛生的荒凉滩涂发展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化工园区。20多年发展历程中,上海化工区人发扬一刻不放松、一天不耽误的奋斗精神,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撸起袖子加油干,以滴水穿石的耐力,扭住关键、精准发力,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不达目的不罢休,为将上海化工区发展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石化生产基地和循环经济示范基地”注入了不竭动力。
坚持培元固本、开拓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在解放思想中与时俱进,是在敢闯改试中打破禁锢。园区建立之初,凭借创新精神,化工区对标国际一流化工园区,在全国首次提出“产品项目一体化、公用辅助一体化、物流传输一体化、生态保护一体化、管理服务一体化”的“五个一体化”开发建设理念,打造了化工区“专业集成、投资集中、效益集聚、资源集约”的竞争优势。该理念于2004年被工信部纳入化工园区建设的行业标准。园区的建设发展,凭借创新精神,坚持“三个先行”,积极应对国际、国内两大竞争,打好“中华牌”和“世界牌”,着力破解综合资源、环境容量、区域规划、邻避效应的瓶颈约束,牢牢把握国家发展重大战略、产业发展重点布局和城市发展重要领域机遇,将这个上海最南端的偏僻海滩打造成为“世界级品牌化工园区”。步入新发展阶段,上海化工区依然凭借创新精神,加强顶层设计,推进科创设施建设,积极引导成果落地,基本形成“集聚一流创新要素、营造一流创新环境、实现一流创新产出”的创新发展态势,有力促进化工区产业升级,全力打响“上海制造”化工产业品牌。
坚持敢闯敢试、大胆突破。事业艰难,敢闯方能抢占先机。创业之初,上海化工区用“敢为天下先”的智慧和勇气破解了“用地难”“融资难”“规划难”的问题,用围海造地的方式造就园区一期发展空间,克服杭州湾海域潮汐涌多流急的重重困难,经过19个月的艰苦努力,在荒凉滩涂边开垦出10平方千米土地。在开发建设中,上海化工区大胆坚持“规划先行”,先后制定百余项专业规划,形成了科学超前、先进合理的规划体系,成为指导园区开发建设有序推进的重要“法宝”。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和产业转移新变化,上海化工区积极拓展招商思路,勇于打破先例引进外资,尝试采取内资外资并举、二三产业并举、存量升级与增量引进并举相结合的举措,吸引了充足资金和先进技术建设公用工程,集聚了大批国际领先化工企业,将基础设施建设效率和企业使用需求紧密结合,缔造更高效的园区运行体系,有效促进了产业链优化拓展和产能提质升级。
工业雄风
坚持勇于担当、笃行致远。德厚者流光,业勤者流芳。善担当、善作为是一份对事业的责任。“十三五”时期,根据国家“制造强国”“互联网+”战略及上海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要求,上海化工区积极落实国家战略,把智慧园区建设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构筑发展比较优势的重要举措,确立“一个基础、三大领域、六大应用、N个项目”的“1+3+6+N”智慧园区重点建设阶段的目标任务,被评为上海市首批工业互联网创新实践基地、中国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单位。同时,为响应“创新驱动”国家战略,承载落实上海科创中心建设部署,启动上海国际化工新材料创新中心建设,明确“打造化工创新重要策源地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化工科创平台”的战略目标及“一核三翼”的发展布局,使之成为“上海制造”和“创新之城”的又一张闪亮名片。为保障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打破垄断、解决电子化学品“卡脖子”问题,上海化工区主动担当,启动专区建设,在专区建设中率先实现电子化学品企业集聚、技术集聚、人才集聚,着力打造电子化学品研发试验基地、生产基地、物流存储基地,力争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内标杆性的电子化学品基地。
坚持以人为本,凝心聚力。“天地之间,以人为贵”。上海化工区在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以人为本,以安全、环保、绿色为发展前提,以建设世界一流的安全环保化工园区为目标,紧紧围绕最严格的安全环保标准,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强化环保前置审批,制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推行绿色招商,从源头上消灭和减少污染,以实际行动回应周边市民新诉求。率先在全国范围完成区域安全风险评价,建立化工区应急响应中心,建设智能化应急储备系统,提升应急处理能力。持续推进园区基础设施智能化、精细化管理一体化、综合服务融合化,持续优化园区服务环境,有效推进企业降本服务,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效率。持续践行化工行业的责任关怀,不断在实践中完善“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协会推进、职工参与、社区共建”的“五位一体”责任关怀体系,通过创新“公众开放日”等机制,使园区和周边社区关系进一步融洽和谐,促进产城融合发展。
绿地公园
未来展望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上海化工区经历了由1.0版(1996~2015年)向2.0版(2016年~今)的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向“从大到强、从强到优、从优到精”的迭代升级。面向未来,上海化工区将站在更高更新的起点上,坚持“五个一体化”发展理念,围绕一个目标(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和循环经济示范基地),两大发展战略(发展国际先进制造业和培育自主创新),三最要求(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好水平),四大原则(安全发展、绿色发展、高端发展、创新发展),把握五个定位,不断做强化工产业、做实安全环保、做精管理服务、做优营商环境、做活文化传承、做深联动发展,大踏步迈进更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一是做强化工产业,推动发展变革提速。以推动核心产业链高端化发展为抓手,不断优化原料结构、补齐中游下游链条,发展电子化学品、加快布局新兴材料,科学规划空间布局。推进科创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科创服务体系建设,落实项目管理体系建设,加快科创中心建设。构建多元化供电、供气保障体系,推进低成本热力、合成气供应,推动新能源项目建设和创新应用,优化园区综合能源服务。
二是做实安全环保,推动生态绿色提级。健全安全应急管理机制,加强各类危险品综合管理,强化作业环节安全管理,提升安全应急保障能力,切实增强安全防控应急能力;持续提升园区环境质量,强化园区环境风险管理,加强园区生态系统建设和推动园区绿色升级,促进绿色低碳生态建设;健全产业、区域循环协同体系,促进资源、能源循环高效利用,强化循环经济发展创新支撑,大力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三是做精管理服务,推动园区治理提效。优化升级智慧基础设施,全力提升智慧政务效率,创新引领智慧业务示范,全面优化智慧服务水平,切实推进智慧化建设升级;明确全覆盖管理主体职责、完善全方位管理协调机制,推动标准化和智能化管理,健全精细化管理体系;深入推进审批服务流程再造、拓展创新企业办事服务方式、完善优化线上政务服务,加快“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两张网建设。
四是做优营商环境,推动公共服务提质。塑造美丽如画的园区风貌,打造绿色生态的门户节点,强化美丽形象的宣传推广,努力加快美丽化工园区建设。推进增加公共交通线路,整合提升园区内外交通,强化园区交通安全管理,不断完善交通配套服务体系。全力确保公用工程稳定运行,继续推进能源供应市场化改革,引导公用工程服务外延创新,探索公用工程降价提质。
五是做活文化传承,推动价值理念提升。完善责任关怀工作体系,筑牢邻里社区和谐氛围,携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着力创建责任关怀示范区;进一步提炼园区文化精髓、增强园区文化获得感、扩大园区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园区文化凝聚力;自觉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持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持之以恒强化正风肃纪,切实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六是做深联动发展,推动融合发展共享提档。推动区域间多元化合作交流、加强安全环保应急管理联动、优化长三角区域间资源配置,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强化产业发展、推进人才引进、建设产业社区、探索产教融合示范区,深化产业城区融合发展;加强化工区与两大分区联动发展,推动奉贤分区建设新材料特色区;支持金山分区增强制造服务配套,切实推进化工区一体化发展。
前路浩荡,未来可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上海化工区将继续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以党建为引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永葆初心、牢记使命,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石化产业基地和循环经济示范基地,以高质量发展引领化工产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二个百年目标做出新贡献、创造新奇迹。
|